English

文化不可炒作

●名家随笔 文化不是股票,更不是大菜,绝不能用炒作来发财。
1998-06-16 来源:生活时报 ●柳 萌 我有话说

当股票在中国兴起之后,由于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事,而且围绕着数字的升降,人们的情绪、利益以及命运,也随着几个数字起落沉浮。这种情势还真有点像炒菜,因此有人用“炒”字来比喻,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炒股。不管这个比喻是否贴切,反正它已经被人接受,并且正在逐渐地被广泛运用。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。

这个灼人脸面的“炒”字,如果被运用在物质的演进中,那也倒罢了,无论炒到怎样的火候儿,最终也不过是数字利益的变化。让人多少有些不解的是,这会儿有的聪明人,竟然把这一套移植到文化界,用他们自己意志的炒勺,正在任意地翻炒宁静的文化。这种做法,是福是祸,实在难说。

首先是一些电视片子,还没有拍出来,甚至还没有上马,就有“厨师”在那里颠勺了。他们自己边炒作边啧啧称赞,连说“味道好极了”,好像又一道“文化大菜”,热腾腾地端上偌大的桌面,如果不马上来品尝,错过良机就再难以享受。后来又是不甘落后的图书,炒得比影视还要火爆,几乎动用了所有的传媒手段,在那里喋喋不休地推销某种书,好像不看这本书就会终生遗憾。接着又有画又有歌,同样地被放入炒勺,在滋啦啦地蹦着油星子。

这些被炒作的文化“食品”,当真就那么美妙吗?这些自以为高明的“厨师”,当真是为了文化建设吗?揭开了蒙在桌子上的盖布,就不难看出,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。他们两眼紧盯着的,只有一个“钱”字,当然就不会拿出真品来。

听说这会儿有人又要炒作杂志了,其炒法也颇为有意思,想评选什么“最差的作家”,这倒也极富创造性。如果这种做法完全出于好意,还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,只是怕倡导者的心地还没有那么善良,其目的还是在为“钱”搞促销。

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好差之分,好的要表扬要支持,差的要帮助要提携,这从来都是做人的美德,倘若是拿别人的不足来炒作,并从中给自己捞好处,无论如何不是正派人的心理。刊物印数上不去就要从办好刊物入手,靠旁门左道,靠哗众取宠,终究不是办好刊物的长久正路。文化事业的积累、建设,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见效的,从事文化工作的人,就得耐得住性子,认真踏实地干事,像盖楼房似的一层层地盖,绝不能像炒股票似的,在短时间内谋求暴利。谁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,谁就别想吃这碗饭。

其实,有意炒作文化的人,完全不必这样匆忙,从电影电视到图书杂志,并不是像有的人想得那么悲观,经过一个时期的碰撞,中国观众、读者的兴趣,正在发生新的变化。从电视的收视情况,以及图书的排行榜来看,那些真正有文化品位的往往更受多数人的喜欢。这说明中国的文化受众,正在告别浅薄走向成熟。我们不妨作个简单回顾,试想,20年前刚刚结束文化禁锢,听厌了“文化大革命就是好”的吼叫的人,乍一欣赏邓丽君的柔美歌声,初读琼瑶卿卿我我的小说,不少的年轻人为之倾倒。这时很有些老先生生气着急,好像这样一来这一代人,就真的要在歌声中垮掉了。可是现在我们再来看看,且不要说听邓丽君、读琼摇了,就是艺术性稍差的作品,又有几个人肯轻易掏腰包呢?倒是那些古典音乐、优秀舞剧,以及世界文学名著,正在走俏受青睐。

有文化品位的杂志,这会儿处境也许还比较困难,有的甚至于生存都成问题,但是并不能由此断定没有出路,而采用不很好的办法来“挑逗”读者。做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办刊人,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认真地反思自己,刊物是否办出了读者喜欢的特色,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,仍然是“自拉自唱”自我陶醉,那就怪不得读者不买帐了。混到了这个份儿上,越是炒作越会败坏名声,就越有被读者丢弃的可能。那时最终被炒的恐怕不是别人,而是杂志和办刊人自己,总之,文化不是股票,更不是大菜,绝不能用炒作来发财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